台灣產業園區類別與工業不動產市場行情分析
中美貿易戰造成關稅出口利損加劇引發台商回流現象,以電子產品代工相關產業影響最為顯著,例如仁寶、英業達、和碩、廣達及緯創等公司,其中亦包含部分將生產基地移往歐洲國家及美洲與中美洲,如捷克、波蘭、德國、美國、墨西哥等國家,而亞洲地區則以台灣、越南為主,藉由全球
中美貿易戰造成關稅出口利損加劇引發台商回流現象,以電子產品代工相關產業影響最為顯著,例如仁寶、英業達、和碩、廣達及緯創等公司,其中亦包含部分將生產基地移往歐洲國家及美洲與中美洲,如捷克、波蘭、德國、美國、墨西哥等國家,而亞洲地區則以台灣、越南為主,藉由全球
因應政府綠能政策的推動,經濟部能源局針對「非都市土地申請變更為太陽光電發電設施使用興辦事業計畫審查作業要點」於民國 107 年 6 月 26 日進行修正,兩公頃規模以下之申請案件簡化申請程序 [免電業籌設許可],加快主管機關審查作業流程,提升綠能發電推廣成
根據不動產所有權人身分為自然人或法人 (意即一般個人和營利事業公司法人) 之區別,其交易與持有方式會隨著適用不同稅制而有所差異,政府於 105 年實施不動產交易房地合一課徵所得稅制度,期望藉由修改課徵制度的實施,按照不動產交易所得進行實價課稅,建立合理透明
土地開發係依據都市計畫與非都市土地使用之法令規範,將低度利用或未利用之土地,透過開發與變更方式提高土地使用成效,目前台灣常見的土地開發以上位計劃進行土地規範,大致可區分為都市計畫與非都市土地兩區塊,常見量體較大或規模較大的大型開發案,則以座落於非都市土地較
2018 美國與中國引發中美貿易戰,造成多數於中國設置工廠的企業面對貿易不平衡的條件下,產生極大損失 ; 就台灣廠商而言,如存在「台灣接單、大陸生產、出口美國」的三角貿易型態經營方式,首當其衝則必須面臨因應當前中美貿易戰產生的重大利損,廠商除了將中國生產線
台灣腹地有限,合法工業不動產用地供不應求,政府欲積極活化閒置工業土地或開闢新工業區解決缺地問題,目前針對未來全國國土計畫法案之實施,以及臨時登記工廠、農地違建工廠議題下,工業不動產正面臨一波供給與需求失衡的趨勢。 然而隨著近年來北、中、南地區工業用地漲幅翻
一般將工業用地簡單定義成可作為合法工廠興建與合法工廠登記的土地,但根據土地稅法 定義:《工業用地,指依法核定之工業區土地及政府核准工業或工廠使用之土地》,將工業用地區分為“都市計畫內工業用地”及“非都市土地工業用地”兩大類別後,再根據分區編定工業工地使用類
一、農地違建工廠時空背景 農地違建工廠問題,自台灣經濟發展由一級產業 (農業) 進入二級產業 (工業) 以來存在已久,因應都市擴張與產業的變遷及特性需求,具有同質性的上、中、下游廠商形成群聚效應的產業鏈,在合法工業用地不足與生產成本考量的條件下,早期農地內
為落實達成減碳目標,邁向低碳社會,政府已將綠能產業列為五大創新產業主要推動政策計畫之一,全力發展低碳綠能的再生能源,規劃於 114 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要達 20%。 行政院並於 105 年 6 月 23 日成立「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協助經濟部完成「太陽光電
“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 立法背景 2016年全台屋齡30年以上老屋約384萬戶,老屋數量逐年增加。 六都以新北市與高雄市老屋戶數比例最高,其次為台中市。 居住安全刻不容緩,老屋更新問題急需解決。 一般都市更新門檻高,議題繁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