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不動產購地選廠及條件需求問題說明
近年許多製造業選擇將主力於中國的生產基地陸續轉移至東南亞、中美洲或台灣,加上政府致力推動綠能產業、AI 人工智慧產業產業、潛艦國艦國造、國機國造等相關政策,透過多方台灣創新產業扶持,以及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未來可望有顯著可期的成長動能。 隨著產業政策利多與
近年許多製造業選擇將主力於中國的生產基地陸續轉移至東南亞、中美洲或台灣,加上政府致力推動綠能產業、AI 人工智慧產業產業、潛艦國艦國造、國機國造等相關政策,透過多方台灣創新產業扶持,以及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未來可望有顯著可期的成長動能。 隨著產業政策利多與
一、 <<國土計畫法>> 功能分區概述 行政院於 105 年 5 月 1 日發布實施「國土計畫法」,其計畫細則、子法與功能分區劃分等相關作業已陸續進行研擬與討論,當中「國土計畫法」第 3 條規定,根據土地特性、國土保育利用及管理層面
一、 修法源由 臨時登記工廠於 2020 年 6 月 2 日有效期限屆滿, 有鑒於臨時工廠登記展延免罰期限僅屬暫時緩解農地工廠問題,因此政府召集各部會及與會專家學者等尋求徹底解決之辦法;根據當前經濟部中部辦公室統計資料顯示,推估全國約有 1.4 萬公頃農地
工廠管理輔導法於民國 99 年 6 月 2 日修正,主要為允許未合格登記工廠補辦臨時工廠登記,施行至 107 年 2 月底之前,進行臨時工廠登記申請補辦的違章工廠數量為 1 萬 1,440 家,當中已完成合法取得臨時工廠登記者為 7,216 家,依據經濟部
中美貿易戰造成關稅出口利損加劇引發台商回流現象,以電子產品代工相關產業影響最為顯著,例如仁寶、英業達、和碩、廣達及緯創等公司,其中亦包含部分將生產基地移往歐洲國家及美洲與中美洲,如捷克、波蘭、德國、美國、墨西哥等國家,而亞洲地區則以台灣、越南為主,藉由全球
近年企業鎖定桃園建廠需求旺盛、工業地供需失衡,桃園市積極規劃開發6座產業園區,其中桃科二期、沙崙與楊梅3處可望於未來2年內完成開發,八德、大園及新屋3個規劃中產業園區日前已取得中央支持,預計4年內6座產業園區能再提供約135公頃的產業園區釋出,改善工業缺地
土地開發係依據都市計畫與非都市土地使用之法令規範,將低度利用或未利用之土地,透過開發與變更方式提高土地使用成效,目前台灣常見的土地開發以上位計劃進行土地規範,大致可區分為都市計畫與非都市土地兩區塊,常見量體較大或規模較大的大型開發案,則以座落於非都市土地較
2018 美國與中國引發中美貿易戰,造成多數於中國設置工廠的企業面對貿易不平衡的條件下,產生極大損失 ; 就台灣廠商而言,如存在「台灣接單、大陸生產、出口美國」的三角貿易型態經營方式,首當其衝則必須面臨因應當前中美貿易戰產生的重大利損,廠商除了將中國生產線
台灣腹地有限,合法工業不動產用地供不應求,政府欲積極活化閒置工業土地或開闢新工業區解決缺地問題,目前針對未來全國國土計畫法案之實施,以及臨時登記工廠、農地違建工廠議題下,工業不動產正面臨一波供給與需求失衡的趨勢。 然而隨著近年來北、中、南地區工業用地漲幅翻
一般將工業用地簡單定義成可作為合法工廠興建與合法工廠登記的土地,但根據土地稅法 定義:《工業用地,指依法核定之工業區土地及政府核准工業或工廠使用之土地》,將工業用地區分為“都市計畫內工業用地”及“非都市土地工業用地”兩大類別後,再根據分區編定工業工地使用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