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地面型太陽光電土地變更程序暨須知說明
政府於 105 年 7 月啟動「太陽光電 2 年推動計畫」已顯見成效,續而推行「109 年太陽光電 6.5 GW 達標計畫」,預計透過規劃太陽能光電擴大示範專區及案例,將土地及建築物量體空間結合太陽能光電,有效進行開發利用,且為因應環境保護趨勢,首要將以嚴
政府於 105 年 7 月啟動「太陽光電 2 年推動計畫」已顯見成效,續而推行「109 年太陽光電 6.5 GW 達標計畫」,預計透過規劃太陽能光電擴大示範專區及案例,將土地及建築物量體空間結合太陽能光電,有效進行開發利用,且為因應環境保護趨勢,首要將以嚴
對於國土面積不大又想廣泛開發再生能源的國家來說,只要有水池、水庫就能開發的浮動式太陽能或許是個良好解決方案,目前該技術也已成為各國炙手可熱的綠能選項。世界銀行近日指出,全球浮動式太陽光電裝置量已於 2018 年 9 月突破 1.1GW,成功抵達再生能源產業
土地開發係依據都市計畫與非都市土地使用之法令規範,將低度利用或未利用之土地,透過開發與變更方式提高土地使用成效,目前台灣常見的土地開發以上位計劃進行土地規範,大致可區分為都市計畫與非都市土地兩區塊,常見量體較大或規模較大的大型開發案,則以座落於非都市土地較
為落實達成減碳目標,邁向低碳社會,政府已將綠能產業列為五大創新產業主要推動政策計畫之一,全力發展低碳綠能的再生能源,規劃於 114 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要達 20%。 行政院並於 105 年 6 月 23 日成立「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協助經濟部完成「太陽光電
土地使用分區與用地別 依據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第2條、第3條規定,非都市土地可分為11種分區、19種用地類別,如下所示: 11種使用分區 特定農業區、一般農業區、工業區、鄉村區、山坡地保育區、風景區、國家公園區、河川區、海域區、特定專用區。 19種用地類別